基本輪廓標志 在對字體增加效果之前,最好先選定字體,然后用TYPE > Create >Outlines將字母變?yōu)閷ο?。為字母設置輪廓(如A所示),顯而易見的方法就是對這些黑色字母增加筆畫。不過,除非輪廓很細,比如是1點或2點的筆畫,否則一般不要這樣做。 如B所示,當我們?yōu)樽帜冈黾虞^寬的4點筆畫時,字母會變細,里面會出現扭曲的形狀。這是因為我們筆畫的一半寬度落入了字母本身。(我知道,你會看著C,會想:“嗨,這倒真是一種酷的字體!”不要動這個心思了,早已經有人做出了它,你現 在就可以從網上免費下載它!) 要得到合適的輪廓效果,同時也保持原來的形狀和字體的粗細,就在不同的層面對同一字體堆起兩個(或有更多的)復制,如D所示。下面說明怎樣來做: 1.選定然后組合(Ctrl+G)要施加輪廓的字母(如果我們對字體進行Create Outlines,所有字母就自動組合起來了)。在一組中選定對象的所有部分,這要容易一些,即使它們位于不同的層面上。 2.復制(Ctrl+C),但還不要粘貼。 3.為字體施加6點的筆畫。 4.在Font中點擊粘貼(Ctrl+F)?,F在已經有這個標志的兩個復制了——底部有筆畫的,頂部沒有筆畫的,兩個正好迭壓在一起,如E所示。 5.為第二層的黑色字母增加1點的白色筆畫,如F所示。由于它只有1點,所以它不會過分侵入字母形狀。 6.較好的方式是為第二層進行白色填色,做出2點的白色筆畫,然后在上面粘貼只有黑色的第三個復制。得到的結果G顯示出了內部的交叉在點處結束——x所示。如果沒有第三個復制的話,這些文叉就會如z那樣顯得生硬。
![](http://www.lg5.com/p_w_upload/Mon_1212/245_105607_15f034f0eb2a9bb.jpg)
![](https://w1.winvk.com/logo888/zhishi/2018-12/7/2018120716292601222.jpg)
輪廓標志的變種 F.庫柏把一個輪廓圍繞著字母這種可愛的效果,比作為“把一個普通的姑娘交給好的美容師——魔力就出來了”。1939年時的庫柏這樣說很管用,而且到了今天也并不怎么過時。盡管輪廓處理有復興派的味道,但它的確能夠讓字母活潑起來。左邊,A的兩個復制被粘貼迭合在一起,構成了一個三層的輪廓B。第一層是6點的紅色筆畫,第二層有5點的白色筆畫,最上面的第三層是黑色填色,沒有筆畫。 使用輪廓可以得到很多東西,它有無窮無盡的變種。在C中,第一層有14點的黑色筆畫,第二層是9點的紅色筆畫,第三層是3點的白色筆畫,最上面的第四層填入了2點的黑色——這減細了黑色字母本身。注意,所有的筆畫都設定為圓角。 在D中進行了六層的輪廓處理。下方的字母O顯示了這種處理。要進行一些修改,比如把M上的點下降或弄成直角,以免刺眼地突出來。注意R和S的多筆畫凹進顯得粗笨,這是因為字體繪制時的瑕疵被一系列的筆畫夸張出來了。同樣,隨著筆畫變粗,它們最外面的邊緣也自然看起來臃腫,我們可以進入Outline Strokes.用手動進行修飾。
輪廓毛病診斷 調整字母間距 A.這些字母有三層。頂上是字體本身,是用通常的間距排列的。中間層是6點的綠色筆畫,下層是7點的黑色筆畫,留下了一條0.5點的筆畫“顯示”。那些有問題的地方都用小寫字母標了出來。 B.縮緊字母間距、對d這樣的輪廓變成雙倍寬的地方進行減少,效果就改善了。但那些細黑筆畫又挨得太近,導致了c、e、f等處的眼睛似的臟點。同樣,a、b和g的小凹進也消失了。 C.有另外一種方法來避免B中提到的這些問題,這就是增加字母間距。在字母的白色間隙中創(chuàng)造出一種均衡的節(jié)奏。為了較好地做到這一點,我調整了a、b、c等處的字母,把它們的一些部分拉出來,形成間距上所需要的緊縮或拉開。
輪廓間距要一致 一個小訣竅就是擴大一個大寫字母,讓它大于其他字母。為了平衡,最后那個字母也要擴大。不過,如果對這種做法進行了輪廓處理的話,所有字母的輪廓寬度要保持一致,包括放大的字母。對它可以這樣來理解:標志畫匠先畫出了這些黑色字母,然后用平邊刷筆對所有字母的周邊畫出了輪廓。 A.這是錯誤的做法:第一個字母和最后一個字母為8.5點的筆畫,而它們中間的那些小字母的筆畫只有5點. B.問題得到了糾正。第一層的所有筆畫都是7點。然后讓它們得到輪廓形狀。依據集中點角的不同,那些尖角筆畫或者會刺出來(如a,d,g,h等處),或者會被剪掉(如c,e,f等處)。同樣,b處連接R和A的筆畫如果吻合起來,也會好看一些。
C.所有的修正都做完了。首先,第一層的所有筆畫字母都用Outline Strokes轉變成了對象,然后對點進行了增刪,貝塞爾曲線也做了必要的調整。注意、那些尖筆畫不再完全地與字母的外邊平行,而是以漸短和漸窄來結束。我的其他一些微妙修改,你能看出來嗎? ![](https://w1.winvk.com/logo888/zhishi/2018-12/7/2018120716293348537.jpg)
|